更新時間:2025-10-15 16:16:57作者:佚名
選擇不合適的學科領域,意味著完成學業后難以找到工作,這個令人擔憂的情況,2024級的高考學生剛剛提交了大學申請表留學之路,就被這一熱門話題驚醒,清華不再招收新聞學專業的學生,中國人民大學將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混合教學,華為公司一個芯片資格認證可以獲得高達二十五萬元的年薪。

一句話,老專業換新皮,不會交叉技能真的會被踢下車。

新聞學不是死了,是門檻被拔高。
清華大學取消了本科教育千萬別學電子信息工程,僅保留研究生課程,這等于對后來者表明:先自學制作短視頻、采集網絡數據,再空談抱負。
就業情況十分明顯,擅長剪輯視頻和掌握Python技能的新聞傳播專業畢業生就業比例高達九成,而僅會進行基礎校對工作的初學者就業率則顯著下降,減少了三分之一。
想端鐵飯碗?
高校里缺的是能教“數字采編”的老師,不是寫散文的。
經濟學更卷。
教育部門最近增設的“數字貿易”學科,其必修課程安排充斥著Python和R編程,就連北京高校也推出了“經濟與信息技術”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公然表明“缺乏編程能力者請勿報考”。
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薪資數據表明,掌握編程技能的經濟學專業學生,其初始收入較一般同領域者高出37個百分點。

以前靠模型、靠筆桿子,現在靠跑數據,跑不動就原地踏步。
電子信息工程直接變身高富帥。
教育主管機構上一年挑選了二十八所大學參與“半導體專項計劃”,華為隨即推出“鴻蒙系統應用”資格認證,獲得認證的畢業生平均年薪達到二十五萬元,較五G網絡普及之前增長了一倍。
行業分析指出,5G與人工智能領域未來三年將出現兩百萬個職位空缺,折合每年七十萬個,但準入條件也在不斷升級,若不具備軟硬件整合能力,又無芯片制造經歷,想要進入這個行業將十分困難。
所以別再問“哪個專業穩”,要問“自己肯不肯跨”。
本科專業與輔修課程、網絡課程獲取資格認證、公司合作基地參與課題研究,這三項都要完成。
想躺平?
可以,把位置留給擅長剪輯視頻的經濟類學生,精通芯片技術的傳媒人士,以及精通編程的電子信息專業人員。

未來只收復合怪才,不收單細胞理想派。
網友熱評:
清華大學停止招收新聞學本科專業的時候,我的母親立刻勸說我轉學到會計專業,真是太好笑了,如今會計專業也必須學習Python這門語言。
不要再認為電子信息行業如同清修之地,那里其實財富滾滾,鴻蒙認證相當于喜結良緣的憑證千萬別學電子信息工程,獲得這個資格后,未來岳母的態度就會軟化。
攻讀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雙重學位,時常困惑于自身究竟更偏向哪一領域,畢竟日漸稀疏的發量已經給出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