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13 09:53:17作者:佚名
云南省教育廳給予指導,昆明理工大學承辦,新華思政提供協助的“云南省高校課程思政教育聯盟年會”以及“‘四新’再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討會”,于11月23日至24日在云南昆明順利舉行。會議總結了各高校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教學改革收獲,分享了實施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有力推動了云南省高校課程思政工作的開展。
本次研討會設置了五個專題研討分會場,分別聚焦“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以及“職業教育”。與會人員來自眾多院校和不同的學科領域,他們共同探討交流了在“四新”背景下,高校課程思政在教學方式、內容以及方法上的改革思路和創新實踐,并分享了相關的實施經驗。
年會開幕式——
云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永全在講話中提出,為加強云南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起步網校,應當關注三個方面:首先,要聯合研討聯合學習,積極領會黨的教育宗旨和高等教育方針,其次,要相互借鑒相互交流,促使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產生實際效果,各大學要結合自身情況,再者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教務,要共同探討共同商議,不斷推動課程思政工作的深入發展。

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潘波在發言中談到,該校擔任了云南省高校課程思政教育聯盟的發起組織及本次會議的承辦方,真心期望通過深入探討,切實提高眾多高校教師的教學認知與實踐技能,合力拓展課程思政的協同領域,精心打造課程思政的優質成果,從而為云南省高等教育事業的整體進步貢獻更新的力量。

新華網的孟源,擔任教育事業中心的負責人,在發言中談到,云南的地方文化遺產非常珍貴,民族文化的形態多種多樣,革命歷史的資源十分集中,這為推行課程思政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大學需要堅守培養品德、注重教育的原則,持續擴充思政課程的內涵,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新華社是國內核心新聞門戶,承擔著黨和國家的關鍵網絡輿論職責,具備官方、多元的德育媒體素材庫,渠道優勢突出。新華網的思政教學資源網站“新華思政”,專門為國內教師準備思政教育相關的工具和資料,希望各學校能推薦有價值的材料到這個平臺進行展示,促進好東西的集體建設和相互利用,讓榜樣作用覆蓋更多人。

此外,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潘波在會議上發表了題為《明德任責、致知力行——昆明理工大學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分享》的發言,介紹了昆明理工大學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實踐與探索,同時就現階段昆明理工大學課程思政相關工作的推進情況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主旨報告環節——
北京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負責人孫華教授,以《將黨的二十大相關內容融入課程思政體系構建及案例剖析》為題,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黨委副書記陳方研究員,以《高等院校課程思政推進與教學活動實例(航空航天領域視角)》為題,分別進行了經驗交流。首場主題演講由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潘波擔任主持。

云南藝術學院徐梅教授分享了題為《特色引領下“多元一體化”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的經驗,楚雄師范學院李媛媛副教授介紹了題為《政治經濟學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的體會,天津大學趙軍教授以《“點亮生命之光,釋放育人潛能”——基于天津大學課程思政建設思路的案例分享》為題進行了交流,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丁義浩教授闡述了題為《課程思政:必須堅持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辯證法》的看法,原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愛課程中心副主任居烽以《一流課程建設中的課程思政》為題進行了講解。第二場主旨報告由昆明理工大學教務副處長李聞天主持。

新工科分會場——
西安交通大學周屈蘭教授以《通過創新融入思政教育,借助思政教育推動創新——以燃燒學為示范的新工科教學革新與課程思政》為題、重慶大學榮騰中教授以《“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思政教學規劃與實施》為題分別進行經驗交流。本次專題報告分會場由昆明理工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鄧榮群負責組織。

昆明學院教務處副處長王玉見,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課程思政深度融合改革探索與實踐》為題,進行了經驗交流;昆明理工大學許蔚教授,以《“巧發力、發好力”——力學類課程思政實踐探索》為題,分享了實踐心得;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姜瑛,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的軟件工程課程思政建設》為題,介紹了建設情況。本次交流分享分會場由昆明學院教務處副處長王玉見主持。

新文科分會場——
云南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王帆副教授介紹了《協同、交叉與融合:云南大學新文科建設的實踐初探》;云南民族大學教務處處長趙云合教授分享了《云南民族大學“新文科”建設分享》;山東大學蔡燕副教授探討了《發揮教育的心理效應,探索新文科課程思政育人之道》;武漢大學郭凜副教授闡述了《新文科背景下國際經濟學課程思政模式的思考與實踐》。本次主題報告分會場由云南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王帆主持。

云南師范大學課程中心副主任趙枝琳介紹了《云南師范大學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云南藝術學院教務處副處長羅宇佳教授分享了《堅定文化自信,發揮學科優勢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教務,拓寬育人路徑——云南藝術學院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分享》;云南大學王越平教授探討了《課堂革命,五維育人——民族學新文科建設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云南民族大學鄧云川教授闡述了《新文科背景下文科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理念與路徑》。本次交流分享分會場由云南民族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曾曉紅主持。

新農科分會場——
云南農業大學課程中心主任張海濤副教授介紹了《發掘實踐農科大思政,著重培育懂農業愛農業強農業興農業人才》的經驗,華中農業大學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李大鵬教授闡述了《加強課程思政建設,重點培養新農科人才》的體會,中國農業大學彩萬志教授分析了《專業課思政的巧妙與雅致——以普通昆蟲學課程為示范》的實踐。本次主題報告分會場由云南農業大學課程中心主任張海濤主持。

西南林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劉芝芹介紹了《“新農科”建設工作的經驗》,普洱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喬磊闡述了《六位一體、三融合三提升:普洱學院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云南農業大學劉雅婷教授探討了《三全育人背景下農業院校如何推進課程育人》,西南林業大學王昌命教授分享了《面向GMS經濟體“新農(林)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的相關經驗。本次交流分享分會場由西南林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王俊峰主持。

新醫科分會場——
昆明醫科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木麗仙介紹了《落實教育強國戰略加速新醫科建設》的相關內容,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羅自強教授探討了《醫學課程思政的實踐與建議》,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鄒永新分享了《如春在雨,如鹽化水——課程思政實施的策略與技巧》的寶貴經驗。本次主題報告分會場由昆明醫科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木麗仙主持。

云南中醫藥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楊陽分享了題為《中醫藥院校課程思政改革的實踐探索》的經驗,大理大學醫學部郭樂副教授介紹了題為《發揮綜合大學學科優勢,積極推進醫理工交叉融合》的體會,昆明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楊志鴻副教授闡述了題為《病理學“浸潤式”課程思政體系的創新與實踐》的思考,云南中醫藥大學廖承成教授探討了題為《“見微知著”從細節中融入課程思政的探索》的方法。本次交流分享分會場由云南中醫藥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楊陽主持。

職業教育分會場——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教務處處長王旭分享了題為《筑牢全課程育人同心圓以“三教”改革協同推動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喻冰如教授分享了題為《精雕細“課”——國家示范課課程思政設計與實施》的經驗,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趙闊教授分享了題為《課程思政的項目選取與情景融入》的經驗。本次主題報告分會場由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余宇楠主持。

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趙一瑾教授介紹了《“高原交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建設與運行機制的實證研究》的相關情況,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王雪教授探討了《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思考》的要點,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陸紅成副教授分享了《高職院校“三寓”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的實踐心得。本次交流分享分會場由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趙一瑾主持。

此次會議圓滿落幕,為云南省高等院校課程思政工作的持續進步開拓了新的視角和方向,云南省高校課程思政教育聯盟將不斷研究課程思政教學相長的創新方式、創新途徑、創新平臺和創新體制,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獲得更加卓越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