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23 15:19:33作者:佚名
成都理工大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與四川省聯合支持,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該校始于1956年成立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經過成都地質學院、成都理工學院等時期的發展,于2001年合并組建而成。學校現在包含成都和宜賓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3523畝,有超過3.9萬名全日制學生。

學校以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為重點,建立起學科體系,這個體系強調地學帶動,理工并重,并且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成為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位居全國第三貝語網校,地球科學進入ESI全球前1.74‰,工程學、環境科學和生態學、化學、材料科學這四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設有地質油氣藏勘探開發與災害防治兩大國家級科研中心,另配有省市級科研機構共三十八家,構成完整地球科學領域的創新網絡體系。

該校共有 3091 名教職員工,其中教授級別人員有 572 名,副教授級別人員有 818 名,還擁有 9 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成都理工大學是雙一流嗎,5 名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等 235 位國家級人才。胡偉教授的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研究成果,糾正了已經使用了半個世紀的滑坡動力學理論,為地震災害預防提供了新的模式。侯明才教授及其研究集體開發的自由軟件 CAUM,成功解決了地質年代判定的復雜問題,補齊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缺項。
學校積極投身青藏高原地質理論開拓、川藏鐵路興建等國家重點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最高獎1次、一等獎4次。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研發的“高邊坡穩定性評估方法”用于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工程;在能源勘探方面,深度介入C919適航認證工作,相關技術納入國際規范。在過去的五年里,完成了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研發工作共計22項,獲得了超過兩千件專利的批準,培育了三十多家科技型公司,技術成果實現轉化的比例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五。

成都理工大學當前處于科技強國的全新階段,正以“雙一流”學科作為核心動力,促進地學領域與信息科學、能源科學等不同學科的深度整合,同時積極推動教育走向全球化,致力于將自身打造成為具有獨特優勢、在國內享有盛譽的高等學府。該校徽融合了地質錘與“1956”字樣,這所西部地學核心機構,正依靠科技革新推動國家發展,在保障資源穩定、減少災害損失方面成都理工大學是雙一流嗎,不斷創造新的成就。